就下载 —— 安全下载、无毒手机软件、绿色软件官方下载网站最近更新|下载排行|热门标签|收藏本站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06年全集

发布用户:ed2k
软件大小:135.48 MB
下载次数:次下载
应用标签:杂志期刊
中文名: 经济学人
英文名: The Economist
版本: 2006年全集
地区: 美国
简介:


[通过安全测试]
杀毒软件:NOD32 版本:1.1384
病毒库:2006-01-27
服务器:DonkeyServer No.1 + No.2 + KAD
共享条件:1M ADSL,上传速度60K。
共享时间:早10点至晚12点。
[免责声明]
该下载内容仅限於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於商业用途,并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杂志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版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2006.12.23为圣诞合刊,即年度最后一刊。
2007年度《The Economist》已发布,地址:http://bbs.VeryCD.com/topics/417009/
请使用Adobe Reader 7.0以上版本阅读
ECO PDF TEAM 出品 制作人: David.Soros 技术: xxmama
欢迎访问“经济学人中文版论坛” www.ecocn.org

《经济学人中文版》实施方案
六月流火,热火朝天。借着论坛( ecocn.org)开张的春风,《经济学人中文版》计划正式启动了。
《经济学人中文版》实施方案
一 建立翻译团队
要做好一本杂志,团队是基础。近两个月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怀着同一个梦想聚集在一起。目前论坛注册会员256人,QQ群即将突破200人上限,论坛已经有近百篇译文。目前组建翻译团队的时机已经成熟,Show
time!
1 报名:
报名地点:http://www.ecocn.org/forum/viewt ... &extra=page%3D1
请附上个人简介,联系方式。
所有报名同学自动进入翻译团队大名单
2 海选
自报名之日起,每位同学10日内须在论坛发表至少2篇译文。
范围:近6个月内Economist,栏目不限,自由选择。
报名责任编辑和总编的同学须翻译1篇Leaders或Special Report 长文。
译文在论坛公开接受大家评点一周,然后送交专家组审核,评审通过即可成为翻译团队正式成员,享受相关待遇。
3 待遇(待定)
4 组织架构
翻译团队设立1个总编,4个责任编辑(暂时)。
总编主持全面工作。责任编辑负责统筹及校对,按照栏目分工:Business ; Science & Technology; Books &
Arts ; Survey or Tech Quarterly。
每期的Leaders和Special Report由5位编辑负责翻译。
另邀请特约顾问,负责审阅,校对,评论。
备注: 翻译团队报名没有截止期,长期对外开放,广纳英才。
二、制作《经济学人中文版》
我们的原则是质量优先,兼顾数量。在保证译文翻译准确,行文流畅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每周翻译文章的数量。
《中文版》暂定为半月刊,以保证在正式出版前有充分的时间修订译文,做到最好。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每周五早,由网站管理员统一发放最新期刊。
组员选定翻译文章,上报给主管责任编辑。各责任编辑协调汇总后报给总编。
周六日翻译文章(最少一篇)。总编及责编负责翻译Leaders 及 Special Report 。
周一在论坛发布译文,供大家阅读、指正、评论。
10天后由责任编辑汇总修订后的译文,上报到总编,检查无误后,制作PDF,对外发布。
三 试刊号
目前论坛已经有近百篇译文,我们从中择优选取,于6月底出版发行"试刊号"。
四 宣传推广
"中文版"制作出来之后,如何使其发挥到最大的价值呢?除了对外发行结集成册的PDF,我们可以将译文转贴到各个论坛。这样既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经济学人的文章,同时也扩大了我们论坛的影响力。
我们不提倡毫无章法的灌水式转贴,可以参考Google广告的模式,把译文转贴到与主题相关的论坛。
如:2006.6.17 有一篇文章:Internet search engines:The un-Google
(反Google运动),可转贴到pconline.com.cn / 51nb.com /winos.cn
之类的IT论坛。以此类推,汽车类的文章转载到Xcar / Pcauto ,等等。
这样有针对性地转贴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五 版权
所有原创译文完全开放共享,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只须注明"译文出处ecocn.org
以及原英文版权归Economist.com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
所有在论坛发表译文的同学被视为已接受该共享原则。
2006年6月22日 北京
《一大报告》-------现阶段的工作及未来发展的计划
大家好,我是nEo johnson
一个月之前,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关于Economist分享计划"的短文,发表在天涯及VeryCD.com。期间我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几百封Email,很多热心的朋友纷纷要求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还有很多朋友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谢谢大家!
也就在这个月,我从广州单人独骑来北京闯荡,来到后忙着找房、搬家、收拾打扫,这几天算是稳定下来。很多网友的来信我拖了很久才回复,在此深表歉意!
Economist分享及中文化计划搞到现在影响这么大,是我当初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当初一个简单的想法,现在能够得到这么多朋友的支持,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自不用说,担心的是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不令大家失望。计划是我发起的,而大家又全部通过Email和我单线联系,所以北京分享小组一致推选我做主席,来领导工作,深感责任重大。
说句实话,我不是一个能乾事的人,胡思乱想,发发牢骚还行,真正做起事情来缺乏毅力,经常半途而废,故三十载而一事无成。不过既然被大家推到这个位置上,就算硬着头皮也要先乾着,所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待有适合人选之时,必让贤退位。
废话少说,谈谈正事。
昨天下午,经济学人分享小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后街、松少。
经过讨论,我将现阶段的工作及未来发展的计划整理为会议报告,通报给大家。
第一部分:现阶段的工作
五一长假之后,各项工作要全面启动,乾革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组织的建立
目前北京小组的人员有20人,通过QQ群进行沟通。为了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和Fiona将整理各位网友的姓名、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工作协调沟通仍以QQ群为主,争取近三个月能够每月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共商国事。
二、分工合作
我们的分享小组不是普通的FB团体,而应该是有战斗力的团队。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参加到组织中来,每个人都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并且要保证完成质量。
目前的工作大致分为:PDF制作、网站维护、论坛管理、翻译、校对、内勤等。在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先分好工,工作落实到人,这样才能保证分享计划能够长期的做下去。
三、设立下载网站
目前Economist PDF文件的共享是通过VeryCD.com 电驴下载和Email群发。今后除了保持VeryCD.com每周更新之外,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考虑申请国际域名,购买一个200MB的网站空间,用来存放近1年的PDF文件。初定使用 www.edong.com 的虚拟主机服务,域名68元/年,200MB空间200元/年,流量限制20G/月(如有必要也可以增加)。第一年的费用由北京小组已参加工作的成员分摊。
因为国内有网通、电信、教育网之分,我们购买的空间是放在网通服务器上,方便北方的朋友下载。如果今后有必要,可以再购买一个电信的虚拟空间,共南方的朋友下载。而教育网的镜像由北京小组在校学生负责。
网站内容很简单,首页发布每周更新的通知,内有近1年的Economist PDF。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故网站与论坛分开。
四、设立论坛
论坛是我们整个计划的核心。毕竟,仅仅发布英文版的Economist没什么技术含量
论坛分两个部分:一为讨论区,二为翻译区。
有关Economist 下载、制作、分享的话题发布在讨论区,而每期原创的翻译文章集中发布在翻译区。
很多网友主动报名要承担翻译工作,我非常感动。本来我的想法是,大家各尽所能,自己翻译好之后在论坛发表,相互指正错误。不过现在考虑最好还是成立一个固定的翻译小组,10人左右,每人一周一篇。这样每周10篇,基本可以保证翻译全部Business部分的文章。还有几位英语专业的高手也热情加入,可负责校对工作,对文章中的重大错误进行指正,保证翻译质量。
基本上论坛的主要内容是在Economist中文化这部分,不仅欢迎大家翻译文章,更欢迎就相关的话题讨论。 每期翻译的文章经校对后,可制作PDF发布,出版咱们自己的《经济学人中文版》
第二部分:未来发展的设想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办了一份手抄杂志,叫《广告世界》,全是自己原创的内容,以搞笑为主,地下流传。当时我曾参与过几期的编辑工作,发过几篇文章。可惜这份刊物只存在了两年,高中毕业,大家四散东西,没有继续做下去。
这几年自己也一直有搞一个在线杂志的想法,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实施,当然自己也比较懒,想得多,做得少,呵呵。
而这一次,我感到机会来了,可以做点事情了。
Economist分享计划大致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每周五更新英文版PDF文件,并发布到网站、emule,供大家下载。
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找几个人制作PDF,买个网站空间即可。
第二步,Economist中文化。
每周五英文版发布后,经过两天周末,于周一陆续发布翻译文章,周五校对后结集制作为在线刊物及PDF文件发表。翻译文章既要保证数量也要保证质量,需要建立一支固定的翻译队伍,每人每周一篇,然后由专人负责校对。
第三步,做咱们自己的《经济中国人》,也就是作自己原创的杂志。
Economist虽好但不是自家的孩子,我们读过几百篇之后,应该初步学习到一些方法,将这种研究方法放诸于周围的现实,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既不做汉奸,也不做愤青,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实际问题。
从第二步到第三步中间可能有比较长的过渡阶段。过渡时期,我们可以就Economist的文章进行讨论,并将精彩评论与翻译文章一起发表。然后逐步过渡到完全原创文章。
第三步最难实现,不在于参与的人数多少,而在于大家是否有这个责任感,不计较任何得失,花费时间、精力,全身心的投入。
我很理解大多数国人的心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在的社会其他都是虚的,钱才是真的,实实在在的。有时间的话,更多的人宁愿去想想怎么多挣两块钱。利人不利己的事情没什么人愿意做。
没人做那就我来做吧,反正俺也没有什么远大目标,买车买房,故时间充裕,精力充沛,正好适合。呵呵
我唯一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否从头到尾做成一件事。如果真的在三年之后能实现三步走的目标,我至少会觉得自己这几年没有白混,没有虚度青春,对得起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
我只是个普通的70年代生人,可能是成长经历的影响,多少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促使我做这件事。前面的目标已经看到光亮,但脚下的路还很漫长。我会尽自己微薄之力走下去,和大家一起走下去,有这么多热心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我走的不孤单。
2006.5.7 草于北京
关于《Economist》分享计划今后发展的一些想法
大家好!我是这几个月中制作并分享Economist杂志的nEo Johnson.
我于2005年6月因考研开始接触Economist,至今快一年了。回顾去年考研复习的日子,几乎每天都要读上三五篇Economist。几百篇文章下载,不仅提高了单词量,锻炼了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睁开眼睛看世界。
记得近代史上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应该是林则徐。而我真的要感谢Economist,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海外珍闻,而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由于各种原因吧,我们在国内媒体中了解到的欧美世界不是海啸、爆炸,就是枪杀、虐囚。太多太多真实的情况我们无从了解,缺乏了解就很容易产生误解,也更容易自大。总觉得21世纪是属于亚洲的,是属于中国的。我们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而西方的帝国主义如列宁而言快要走向灭亡了。
虽然我以前不是一个愤青,但也同样对外面的世界缺乏全面的认识。多谢考研,让我在家精心呆了半年,不仅通过,也通过很多电视节目《60Minutes》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Top Gear》等等等等。
什么感觉?就像自己前30年白活了一样,今天才真正清醒。真为自己感到可悲,同时也为更多还在蒙昧中的国人可悲。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从2005年年底开始在网上分享Economist杂志,最初是在VeryCD.com,一个电驴下载网站,资源非常丰富,还有很多其他的英文杂志、纪录片、电视节目、电影。后来在天涯发了帖子之后,很多人发Email给我,于是又开始Email发布。
目前我的Economist共享通讯录里面有300个Email,以后可能还会逐步增加。
我于大家分享Economist的目的很简单,不求利,不求名,只求好的东西应该与大家分享,虽然违反了版权法,但是为了能开启国人心智,这点风险倒不算什么。
对于Economist分享计划今后的发展,我想讲几点看法。
1。 设立分享小组
我先讲一下目前我制作及发布Economist的大致流程,大家先了解一下。
首先,Economist帐号。
Economist网站的文章少量可免费阅读,大部分需要订户帐号才可以查看。我通过Google搜索到国外大学的公用帐号,目前手里的这个帐号4月20 号到期。如果届时购买帐号的学校没有续订,可能还要找新的帐号。
为什么我不直接把帐号公开方便大家阅读?原因很简单。帐号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我们才能长时间神不知鬼不觉地使用它。如果几百上千人同时用一个帐号登陆,很快就完蛋。
第二,制作PDF文件。
其实2005年的Economist基本上都是我通过电驴的内置搜索功能找到的,并非原创。但不知什么原因,从2006年起,就很难找到 Economist了。目前还有一个外国人制作的版本,制作精良,水平比我高,但是不能与网站同步更新,起码要完一周。所以我乾脆自己想办法制作。
详细的制作过程我就不讲了,需要的软件是Adobe Acrobat 7.0,并不难做,我也是自己摸索的,只是比较耗费时间。制作一期Economist大概要2个小时左右。
第三,发布到VeryCD.com
我首先在VeryCD.com发布,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6/01/28/0000087101.html
使用电驴的朋友就可以直接下载并帮忙分流,我只需在线1个小时左右,全世界的XD们就都可以分享到Economist.
电驴是类似BT的P2P文件传输软件,历史悠久,使用者众多,资源更是丰富,推荐大家有时间还是学习一下。
第四,群发Email
我已经把所有发email给我,及在天涯留言的朋友都加入了通讯录,每组20人,现在有15个组,约300人。每次发送两组40人,需发送8次完成。
另外我每周还有到天涯查看留言,添加新的email.
工作量不算小,对于我这个懒人,若不是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不会坚持这么久的。
因为去年考研,加上今年4月等复试成绩(没有通过),所以这几个月在家比较清闲,可以每周制作、发布Economist。但是下个星期我就要去北京发展,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租房、找工作,估计一两个月内都没有条件和时间制作Economist电子杂志。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几百甚至几千人获取Economist的途径全部依靠我自己,其实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也许哪天我心情不好就不更新了。
既然Economist分享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我想这个时候成立一个小组来管理制作及发布会比较合适。毛爷爷讲过"人做一天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自己还是非常希望这件事能够持续做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一个小组4至6人可能比较合适。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鼓励,应该会比我一个人坚持的更久。
因为我今后要混在北京,所以小组暂定设立在北京,方便大家协调沟通。请北京的朋友如有兴趣及时间的话,回复Email给我详谈。
人员配备好之后,大家商量一下分工,有人负责制作,有人负责发Email,有人负责发帖宣传。因为制作比较花时间,也可以大家轮流做,每月轮一次。具体合作方式倒时候大家一起商量。
另外,对于目前Email分享Economist的方式是否最佳?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网站存放文件,大家直接去下载当然更好,但是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以后可能会有麻烦。而目前网上的移动硬盘都不是很好用,希望今后能找到一条更好的分享途径。当然如果大家都会用Emule电驴的话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当然了,使用Email也有好处,比较低调,不太容易出事
2, Economist中文版
大家都知道,国内基本上找不到Economist杂志,更没有中文版。这一点与《BusinessWeek》不同。可能是某些所谓的政治因素吧。没办法,这就是初级阶段的国情。
Economist虽好,但始终是一本英文杂志,在国内即使公开发行,5元/本,其影响力也比《三联生活周刊》小很多。
我在考研复习期间翻译过几篇Economist的文章,以俺及其业余的水平,也能勉强拼凑成文,所以翻译难度并不很大,只是比较花时间。
我知道目前国内读Economist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考研大军。那么我们何不利用一点时间,每周翻译一篇Economist短文,即是做练习,同时又可以造福他人。
而每期Economist的重点文章,包括专题、特别报道、商业、科技、文学艺术约30篇,只要组织一个50人的翻译队伍就可以很轻松的做到。
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新时代(P2P时代)的精神,不知道诸位有何建议?
想到的就是这么多,草草写出来,见笑了。我的email: neojohnson*gmail.com
下一期的Economist如无意外将会在周六之前推出,敬请留意。这也可能是我的最后一次小农经济的产物了。
《经济学人》“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The Economist字体和鲜红的底色,秉承了刊物创始人James Wilson一贯倡导的朴实无华的作风
1843年创刊于英国。是一份包含新闻、政治经济观点和深度分析的周刊。该杂志所有的文章都不署名,皆由集体创作。
《经济学人》在20世纪20年代发行量仅有3700份,直到1970还未能突破10万大关。如今,杂志分别在7个国家印刷,其发行量已超过70万,其中有4/5的发行是在英国本土以外,单独在美国的发行量占总量的1/3。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人》始终恪守创始人James Wilson的办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经济学人》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与此相适应,文章始终保持了一种独特的格调:不拘一格、叙述朴实、用词准确和忠于事实。
“经济学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一些误解。 或者说大家看到这个杂志名,就会自然的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这里有两个问题我想给大家沟通一下。
一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首先,这是一本国际性的杂志。据我所知,许多重量级人物在看它。
其次,它是一本有趣的杂志。很多人一听到经济学这几个字就会退避三舍。其实,读读你就会发现,除了一些我们不熟悉的题材外,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
二 我适不适合看它?。答案是当然适合。别的我不说了,单说许多教高级口译和高级阅读的老师的推荐。这上面的文章文笔犀利而不乏幽默,是阅读的很好的材料。恐怕其简捷,朴素的风格是别的任何一家英文主流所不能比拟的。只要你有4,000到20,000词汇,读起来都不会有太多的不适应感。
经济学人 简介
经济学人于1843年在伦敦建刊,以独立和全球化的视角着称。说它是杂志,其实它是以报纸的身份注册的。经济学家每周四晚上在世界六个地方同步印刷,同时于当天晚些时候在网上更新最新一期的内容。经济学家是一本完全国际化期刊,其中80%的发行量来自英国之外。
自建刊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秉承其创建者James Wilson的办刊原则。在创刊计划书中James Wilson写到:“我们真诚的相信,自由贸易和自由交往在全世界传播文明和道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现有的媒介无法比拟的” 。但杂志的第三任主编Walter Bagehot(1861-77)才是使经济学家发扬光大的人。他使杂志的触角向政治问题延伸。现在,经济学家的文章不仅涉及时势,商业,金融和经济,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和艺术。无论主题是什么,经济学家的独立,坦率,简练和尊重事实的品质任使其与众不同。
客观公正是经济学家杂志的的生命所在。公司的构成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获得杂志半数以上的持股权。经济学家的文章都为匿名写作,就象它的主编们认为的那样:写出了什么东东,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以上内容转自互联网。
我个人因考研接触《经济学人》,自6月至今阅读了几百篇文章,对她算是有了一个整体印象。
《经济学人》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牛”,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牛B”。非常非常非常棒的杂志!!!
古语有言:“看一本《经济学人》胜过北师大读书四年。”

期刊封面




非扫描版,容量小,方便下载;每期配有书签,方便阅读。
nEo标志的杂志原创的,水平有限,有意见尽管提。
2006年已经开始,新的一年,生命不息,更新《经济学人》不止。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06年全集下载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06年全集评论

详情

  • 名称:《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06年全集
  • 更新日期:2016-11-28 19:20:15
  • 资源大小:135.48 MB
  • 授权形式: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