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载 —— 安全下载、无毒手机软件、绿色软件官方下载网站最近更新|下载排行|热门标签|收藏本站

《有声畅销书 张曼娟小学堂》更新19-25堂[MP3]

发布用户:ed2k
软件大小:1.04 GB
下载次数:次下载
应用标签:有声读物
中文名: 有声畅销书 张曼娟小学堂
别名: 碟早餐 名人堂:曼娟文升版系列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更新19-25堂
发行时间: 2006年12月18日
地区: 台湾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飞碟早餐 名人学堂:张曼娟、赵少康 国语文升级版系列
国文学不好,作文真烦恼
康曰:「知之为知之,不知要求知!」

【第一堂】客船开到哪里去?──读唐诗学作文
考季每次一结束,便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然而,考试又怎能断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呢?古代有许多落第文人,虽没能金榜题名,却因为他们的优美诗歌或文章而永垂不朽。
日本小学生必读的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是一个飘泊在外落第书生的心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声到客船。」
寒山寺原来只是姑苏城外一座人烟稀少的小庙,却因这首诗天下闻名,就像是崔的《黄鹤楼》一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枫桥夜泊》写的是夜半时分的景象,前两句十四个字,写出了六种景象,密度很高。后两句只写一件事情,就是听声,却写得很悠远有情致。这也是文学技巧上的疏密相间。
从这四句诗中可以感受到季节、时间、气候、地点、色彩、声音,以及心境。也就是人、时、事、地、物与主观感受。
霜应该是落在地上的,不可能在天上,然而秋夜的凄清与雾气,却使人错觉整个天地之间都是霜华。江枫与渔火,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反映出旅人飘泊在外的孤独感受。
此外,诗人孟郊也是屡次落第,但也有精彩的《落第》诗作:「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又《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来及第,写出心情完全不同的《登科后》诗:「昔日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张继《枫桥夜泊》的实用指南:抒情文最易贫弱,可以用它来描写季节;描写寂寞或失意的主观情感。记叙文最易单调,可以在叙述旅行游记或幽静的环境时使用这首诗。论说文最易乏味,如果适度引用诗句,可以添加情味。像是「得与失」;「成功和失败」,人生价值的辩证这一类的题目,都适於引用。
如果当成文章的开头:「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一条船上乘载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又将开往哪里去呢?
如果当成文章的结尾:「……夜半声到客船」这是何等孤绝的处境,然而,就在这最寂寥的时刻,我们才能深刻细微地感受著天地之间的光影与声音,彷是宇宙间最丰盛的存在。
【第二堂】 中国人的圣经──读《论语》学做人
《论语》很重要,因为它教导我们说话(巧言令色鲜矣仁);做人做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待世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辨别是非(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治理政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晚明思想家李卓吾曾提出批判,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并且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於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足於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被称为「圣人」的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家境清寒。故曾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衣冠整洁合宜,举止恭敬自然,《论语乡党第十》有许多关於孔子进退应对与生活习惯的描写。对颜色与音乐的喜爱,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关於饮食的讲究与习惯,则曰:「食不厌精,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
孔子对於情绪的调节也很注重:「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最崇拜的人是颜回。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贤哉,回也!一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曾问子贡,觉得颜回和他比起来怎么样?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一直是世俗中人,却把颜渊的生活当成是自己的理想生活,甚至成为一种美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这些经典运用在论说文是很恰当的。像是:「如何选择朋友」;「谈修养」;「环保议题」;「真诚与虚伪」;「主观与客观」;「同情心」等等。
【第三堂】 三巨头的志愿──《论语》与记叙文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谈谈记叙文的创作方式。在〈背影〉中,缩小父亲的形象,只写他的「背影」,再将「买橘子」的细节放大铺陈。开头先写已经很久没见到父亲,再写父亲的无能与挫败。虽然父亲依旧乐观面对一切的不顺遂,可是在儿子眼中,他的形象已经在崩坏。父亲的殷勤与细心,儿子的不领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有「对比」才有击,也才会有层次。在论说文里对比是为了测验逻辑,在记叙文或抒情文里对比则是加强情感。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著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著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乾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先写颜色,再细写动作:跚、努力,都看出父亲的吃力。先经过烘托,再写出父亲的背影。儿子的不忍之泪,也是惭愧之泪。
《论语》里的记叙文是怎么写的呢?子路姓仲名由,比孔子小九岁,为人刚勇,重信讲义,对朋友很慷慨,是个乐於分享的人。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路的悲剧发生在鲁哀公十五年(西元前480年)冬天,壮烈的牺牲。当时,子路已是一位63岁的老者。
孔门师徒孔子、颜渊与子路的三巨头会议,讨论个人的志向,成为经典的时刻,流传后世。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是一段很好的记叙文,有对话,有人物,还有性格的塑造和刻划。更有著人生的理解与了悟,是哲学的境界。
【第四堂】 逝者如斯夫──《论语》与抒情文
琦君女士名篇〈下雨天真好〉是抒情文的最佳范例(三民书局《红纱灯》)。
雨天的湿气与麻烦,是人之苦,却是她喜欢的。原来她喜欢的不只是雨天,而是小时候雨天的回忆。既怀旧又抒情。使用了「颜色」与「状声字」,活泼生动。再写下雨天做什么事,雨天的活动,也把其他人物写出来,不显单调。
像是文中描述母亲听说书的段落:慷慨的母亲、雨声与瞎子的鼓声相呼应,写出声音。大人的伤感与孩子的只顾著吃,也是对比。亮灯与做喜事,埋下了日后长大的寂寞凄凉。
汉代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也有著抒情的极致表现。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藉由采芙蓉的动作,写离情与思念。一层层的堆砌,由近而远,到最后才点出忧伤。另外还有一首,是用「迭字」加强意象,烘托情感,也是一种抒情的方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用迭字来加强意象,以牵牛织女星,相爱却不能相守,来象徵有情人被现实隔绝的痛苦。
以说理取胜的《论语》,也有优美的抒情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於时间的慨,语法特殊,是倒装句法。后一句补充前一句。这也就是作文里常用到的「比喻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松柏来象徵德行之高,这是「象徵法」。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则是以暗示的方法,描写孔子对人的珍视与看重。「点,尔何如?」鼓瑟希,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是《论语》里面最浪漫的一段,天气、地点、人物、穿著,都令人喜爱。也是一种节制的描写方式,留下了想像的空间。
【第五堂】 君子成人之美──《论语》与论说文
论说文的主要功能是「说明」与「议论」,就是把一件事理说得清楚明白。写论说文时,「小故事,大道理」是很好的「夹叙夹议」的作法。以王鼎钧〈六字箴言〉为例(尔雅出版社《开放的人生》):
三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老族长正在临帖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一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随手写下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著前来求教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这一段的描写,有人、时、地、事、物,连老族长的动作也写出来,很生动,也是「叙」的条件。三十年前开展,三十年后收束,有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诗意。成就与伤心事,就是人生的代价。「不要悔」三个字如醍醐灌顶,颇有味。最后一段则是「论」,也就是总结。
让我们从《论语》来看论说文的「二分法」,也就是「对立面」。比方「思考与学习」这一类的题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比方是「君子与小人」这一类的题目: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比方是「贫穷与富贵」这一类的题目:子贡曰:「贫而无,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第六堂】绿竹林的长啸──读《世说》,学写人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是魏晋南北朝典型的代表人物。拨开绿竹林,首先看见的应该就是精神领袖──嵇康。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之色。」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世说新语》是很特殊的体裁。它并不只是在为人物作传或讲说传闻事,还有对人物的品赏与评。
以语言来描写人物的【神童篇】: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大。
孔融小儿一篇,也是以清奇出色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於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也有以行动之反常来刻划人物的【过门不入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以反其道而行的独特个人风格来烘托人物的【露肚皮篇】:郗太尉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食,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的书写方法简洁而确,对於各种人物的描写非常精彩而典型,许多典故与成语都出自於此,是一部重要的经典作品。

【第七堂】桃花源,在哪里──陶渊明的人与文
陶渊明(西元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私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陶渊明曾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到官仅八十多天就弃官了。原因是郡的督邮(郡太守的属吏,时常代表太守督察县乡)要到县衙视察,按照惯例,陶渊明必须整装迎候,他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去巴结乡里小人!」就以妹妹病死为藉囗,自动辞职归田。临行时以〈归去来辞〉表露自己的心情,宣告与官场诀别:「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而独悲?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到底想逃到哪里去?想逃什么?
〈归去来辞〉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於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仲秋至冬,在官八十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十一月也。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首句十九个字就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描述。「忽逢」等五句则充满了空间感与美感。
初极狭,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是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实现。而渔人遭遇了很殷勤的款待,却没能遵守保密的信约,桃花源是很难维持的。
◎陶渊明的饮酒和隐居
〈饮酒诗〉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的〈责子诗〉
白被两,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把他五个儿子,一一数落。隐逸诗人陶渊明,固然可以忘怀名利得失,可是天下父母心,几个不成才的儿子始终让他怀。所以唐代诗人杜甫曾说:「陶潜避世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必怀抱?」
◎陶渊明建立了怎样的典型?
他可以为仕,却不愿在乱世为仕,不愿违逆本性,与人的世界妥协。他用自己的方式,与自然的世界融而为一。他饮酒,乞食,建立了从孔子以降的一种不激烈而其实是很激烈的隐逸方式,留下了让后世师法的生活美学与价值观。使那些在现世中不遂意的文人,有了遁逃的天地,最后,大家都躲进了桃花源。
【第八堂】不得已,很激动──孟子的辩术大观
【第九堂】禽与兽,大集合――《韩非子》与《战国策》
韩非(西元前280年西元前233年)和李斯是同学,都拜在荀子门下。荀子虽然也是儒家思想,却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靠教育和刑罚来约束。韩非和李斯都受到影响,形成了法家的思想与精神。
《韩非子》55篇有许多寓言,这篇〈曾子杀彘〉就是强调「诚信」的重要。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道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与曾子有关的寓言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而走。《战国策秦策》
人与人之间的解与信任原来是这么困难,我们容易去爱一个人,但不容易去相信一个人。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所编定,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的言论,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陈曰:「异贵於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战国策齐策》
这篇寓言充分表现出游说的技巧,完全在打心理战,先是向昭阳祝贺,接著请问他得到什么官爵奖赏,让他知道他已经到顶了,不管再获得怎样的胜利,都不可能有更高的奖赏。且刚刚打完一仗,马惫兵疲,将士们或许更想要的是返乡休息,而不是乘胜追击。这件事可以有两种看法,有人或许认为昭阳还想作战,陈却看出昭阳也许不想再战了。这一条蛇的譬喻,来得刚刚好,消弭了一场大战。
◎ 刘向(西元前77年西元前6年)本名更生,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第四代孙,也是西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与编书家。刘向收集许多充满示的小故事,编成二十卷的《说苑》,他还编著了《列女传》等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他的名言,用譬喻法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不敢,则怀丸操弹,游於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兵。《说苑正》
【第十堂】看见,风的线条──现代文学的摹写
◎摹况
是一种广义的摹拟,是文学作品对於自然及人生各种现象的摹拟。亚里士多德认为摹拟是人类本能,自摹拟中人类获得欢乐。
◎〈白马湖之冬〉(夏尊,西元1886年1946年)
在我过去四十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於阴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於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於极带中。
开篇就说出主旨是冬,再说从热闹的杭州迁来白马湖,落差很大。成功形容风的形状与声音,将无形化有形,就是摹写的功力。家人吃饱就睡了,作者却在屋中油灯下工作,与「松涛」、「霜月」、「饥鼠」为伴,有著国画的意境,孤独的美感。於是,不仅是写冬天,也写出人的性情。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著深蓝色。
写冬阳的温暖,却更突显出寒冬的酷冷,这是以太阳来反衬寒冬。还用颜色写冬天的寒意,适切的传递了冷的感受。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是有著地理上的原因的,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著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正因为风是特别的不同,才成为白马湖最让人记忆的事。当我们摹写一个地方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它的特色。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於夜深人静听到风声的时候,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得怎样厉害哩!」
原本是不胜其扰的,如今却是带著微微的痛感与甜蜜,思念著这个风口袋。主观情意的投入,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
◎对於雨的摹写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著。」运用迭字作摹写,充分表达下雨的情味。
◎对於丛林的摹写
张爱玲〈第一炉香〉:「丛林中潮气未收,又湿又热,虫类唧唧地叫著,再加上蛙声阁阁,整个的山洼子像一大锅,那月亮便是一团蓝阴阴的火,缓缓的煮著它,锅里水沸了,嘟嘟的响。」声音的、光亮的、温度的摹写,烘托出一个丛林意象。
◎摹写的遣词用字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为期十年的黄巢之乱,就是这位不第文人的杰作,不但将菊花的情貌表现出来,也说明自己的起义/造反的志向。「我花开后百花杀」,唯我独尊的气势非凡。「杀」这个字不是寻常诗家会用到的字眼,顶多只是如元稹的〈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巢选择了「杀」、「香阵」、「透长安」、「黄金甲」这些字词,就使得这首菊花诗充满乾戈之气。
【第十一堂】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论学习
【第十二堂】性善乎?不善乎──孟子的性善辩论
【第十三堂】老子
【第十四堂】庄子
【第十五堂】墨子
【第十六堂】李白
【第十七堂】王维
【第十八堂】边塞诗
【第十九堂】咏人咏史
【第二十堂】古文家的寓言
【第二十一堂】李后主(上)
【第二十二堂】李后主(下)
【第二十三堂】苏东坡(上)
【第二十四堂】苏东坡(下)
【第二十五堂】你()也是中文达人
作者小档案:

张曼娟(1961年3月20日-)是一位知名的台湾作家,也是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祖籍为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毕业于世新五专报业行政科(今日的世新大学传播管理学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硕士、博士。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小说首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小说第一名;中华文学散文奖第一名及中兴文艺奖章。
张曼娟早期以小说出名。
张曼娟最知名的小说是《海水正蓝》一书。该书于1985年出版之后,相当受欢迎,让“张曼娟”这三个字,从此在当代华文文学中成为闪亮的名字。介于大众与严肃文学的“中间文学”,张曼娟绝对是领航的代表。此书在1990年被评为中国台湾地区40年来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累积销量预估有50万本。在这本书之外,张曼娟还是台湾金石堂书店1992年到2002年(连续10年)十大畅销女作家第一。
1987年起,张曼娟于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大学教授“古典小说”、“现代文学”、“文学创作”等课程。
198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起不灭》,依旧缔造了超过百刷的销售记录,称霸民生报每周排行榜四十七周连续排名第一的佳绩。
1990年,张曼娟获得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5年1月,应马来西亚最大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之邀约,初次赴大马地区巡回演讲,前往参加人数打破当地记录,当地媒体以“张曼娟旋风”形容本次活动。
1996年,张曼娟成立了文学创作工作室“紫石作坊”,培养了不少新生代的作家,并帮忙规划出版事宜。
1997年至1998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1999年2月,《喜欢》出版。书中短篇小说〈天使的咒语〉首次运用“永保安康”台铁车票的巧思入文,引爆中国台湾地区史上最热烈的火车票集热潮;该小说集连续两年高居金石堂年度畅销排行榜。
张曼娟除了写作与教书之外,也身兼歌词创作与唱片规划。曾替歌手张清芳制作“等待”与“感情生活”两张专辑。
近年来致力于经典文学普及化,创作《爱情,诗流域》、《时光词场》、《人间好时节》等书,受到校园教师和学子热烈欢迎。
2005年初,饮食散文集《黄鱼听雷》获得2004年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好书推荐奖。
2005年,以短篇小说集《芬芳》资格等同于学术论文,升任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教授“古典小说”、“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等课程。同年夏天创办“张曼娟小学堂”,针对的是还没有进入国中的小学生,在升学的漩涡袭卷而至之前,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带领他们读经、读诗和写作。
2006年6月, 出版《柔软的神殿》,并获得诚品报告2006评论类TOP1 。
近年来,张曼娟也曾担任电视与广播节目主持人。
2006年,“张曼娟小学堂”在飞碟电台以“空中学堂”方式播出,并发行有声书,引起热烈回响,并荣登博客来华语音乐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2006年,张曼娟彻底跨界,重新编写经典小说中的奇幻故事,与年轻作家高岱君、孙梓评、张维中合作,推出《我家有个风火轮》、《火里来,水里去》、《花开了》、《看我七十二变》,是为“张曼娟奇幻学堂”系列。
2007年3月,出版首部旅游散文集《天一亮,就出发》。
2007年4月,《我家有个风火轮》获2006年度【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
小说
《海水正蓝》、《笑拈梅花》、《鸳鸯纹身》、《我的男人是爬虫类》、《火宅之猫》、《喜欢》、《彷佛》、《芬芳》、《张曼娟妖物志》
散文
《缘起不灭》、《百年相思》、《人间烟火》、《风月书》、《夏天赤著脚走来》、《青春》、《黄鱼听雷》、《不说话只作伴》、《天一亮,就出发》
都会随笔
《爱情可遇更可求》、《温柔双城记》、《女人的幸福造句》、《幸福号列车》、《呼喊快乐》、《曼调斯理》、《永恒的倾诉》
藏诗卷
《爱情诗流域》、《时光词场》、《人间好时节》
张曼娟小说流
《柔软的神殿》
张曼娟奇幻学堂
《我家有个风火轮》、《火里来,水里去》、《花开了》、《看我七十二变》
其他
报纸专栏:香港《明报》开设专栏《温柔双城记》
有声作品:《遇见小王子》
学术论文:《古典小说的长河》、《唐传奇之人物刻划》、《明清小说评点之研究》
策划主编:《白话中国古典小说全集》
施与受同样有福。有声书版权属于出版社,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后果自负。
本资源无“毒”有偶;杀毒软件:Symantec Antivirus;版本:9.0.0.338 常在服务器:DonkeyServer No1;在线时间:5:00 - 23:00

电驴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电驴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post-302383-1182039218.jpg 详情
151.6KB
全选
151.6KB

《有声畅销书 张曼娟小学堂》更新19-25堂[MP3]下载

《有声畅销书 张曼娟小学堂》更新19-25堂[MP3]评论

详情

  • 名称:《有声畅销书 张曼娟小学堂》更新19-25堂[MP3]
  • 更新日期:2016-11-28 17:18:52
  • 资源大小:1.04 GB
  • 授权形式:免费